建造合肥的美丽后花园

创建时间:
2021-12-20 12:11:23
来源:
合肥日报
编辑:
杨琼
请用手机观看

黄麓镇,位于巢湖北岸的一个山水古镇。

 

这里,是和平将军张治中的故乡。其一手创办的名校黄麓师范,历史悠久,书声不绝,浸润着这座文化之乡。

 

这里,是绿色理念落地生根的地方。万亩苗木花卉基地、美丽的生态园、建设中的现代农业示范区……绿水青山,本就是金山银山。

 

这里,是一座引人入胜的花园。北靠秀美西黄山,南临浩渺巢湖水,得天独厚的优势,爱绿护绿的传统,为其揽下“全国环境优美镇”等多项荣誉。

 

…………

 

2011年,随着行政区划调整的实施,这个83平方公里、4.3万人的小镇掀开了崭新一页。怀揣新梦想的黄麓人民,在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上一路疾驰。

 

如今,淳朴智慧的黄麓人民,抢抓美好乡村建设机遇,在巢湖边勾勒最美的风景,建造美丽的合肥后花园。

 

重塑村容村貌让环境更加优美

 

初夏阳光明媚,透过叶隙,斑驳地洒落在上吴村平整的水泥路上。来到村里,只见村民的房屋已修葺一新。每隔几户人家,就能看到设置于路边的垃圾桶。房前屋后,大叶黄杨、冬青树郁郁葱葱,成片的绿化不时映入眼帘。就连屋后村民收集的木柴,也堆放得整整齐齐。

 

上吴村是黄麓镇美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。据悉,去年以来,该镇以“生态宜居村庄美、兴业富民生活美、文明和谐乡风美”为目标,按照“沿湖抓示范、沿路抓整治、沿山抓生态”的思路,以村庄建设、环境整治、农田治理、产业发展、管理创新为重点,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,启动了九疃村、上吴村、洪疃村和花塘村美好乡村建设,进行“三清三改三整顿”,即清垃圾、清污水沟渠、清杂物,改路、改水、改厕,整顿空心村、整顿废弃房、整顿猪牛栏等。

 

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黄麓镇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,在各示范村成立了美好乡村理事会,负责日常管理事务,同时,吸收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教师、村民代表参与项目建设。

 

顺民意、聚民心,美好乡村建设的热潮沸腾着古镇的每个角落。截至今年5月份,该镇共清运垃圾600多吨,清理和新建污水沟渠7600米,拆除破旧房屋1500平方米,新建村内主干道水泥路6500米,改建卫生厕所200多座,栽植绿化苗木3万多棵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

 

点上示范,面上带动。下一步,该镇将继续把美好乡村建设的热潮向一般村推进,更好地建设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。

 

科学谋篇布局让古镇更加秀美

 

在黄麓镇,提起富煌集团,可谓无人不知、无人不晓。富煌集团是一家以新型建材产业为主业的现代化工业企业,解决了当地4000多人就业。该镇负责人介绍,未来将依托富煌集团,努力打造以钢结构为主导,集办公、研发、孵化等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,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。

 

在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,该镇积极打造人才提升平台。近年来,该镇充分发挥优势,积极引进省内外名校进驻,打造科教产业园区。安徽长江学院、合肥师范学院、安徽省检察官培训学院、安徽省法官培训学院等相继落户,一座科技产业园区呼之欲出。

 

张治中故居、黄麓师范、相隐寺、小黄山、九龙攒珠的民居……古镇处处是景。其中,掩映在茂密山林中的相隐寺静谧古朴,置身山间寺庙,如在画中。而小黄山虽比不上黄山的名气,但也别有一番风情。这些,都为黄麓镇以西黄山风景区为平台,打造集文化、博物馆群落、艺术交流、创作展示为一体的文化创意园区,提供了丰富的内涵。

 

同时,该镇还将以水果、水产、水禽、水生蔬菜“四水”产业为基础,打造集生态、旅游、科技示范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;整合集镇存量用地,结合旧镇改造,推进中心商住区建设。

 

五大发展区的优化布局,让黄麓镇科学发展的战略定位更加清晰。本着“科学规划、合理布局、逐步推进、全面实施”的工作思路,在美好乡村建设中,该镇遵循“宜居、宜业、宜游”的设计理念,对每个中心村实行村庄建设规划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“三规合一”,开创出“村美人富”的良好局面。

 

振兴特色产业让生活更加甜美

 

正在兴建中的环湖大道,绿色不断蔓延。在黄麓镇内,绿色尤为浓郁。沿着湖岸,只见烟波浩渺的湖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水鸟轻点着水面飞过,岸堤绿草如茵,构成了一幅灵动唯美的画面。

 

“城在山水中,家在花园中”,是黄麓人描绘的发展蓝图。环巢湖生态示范区的建设,让这张蓝图加速变为现实。

 

围绕滨湖生态农业发展规划,近年来,黄麓镇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,大力发展现代农业,已流转土地达3万亩,完成植树造林达万亩。

 

播撒绿色的同时,“绿色经济”、“绿色市场”、“绿色消费”等理念也深入人心。

 

黄麓镇素来享有葡萄之乡的美誉。黄麓葡萄以穗形好、外观品质优、口感好、甜度高而畅销省内外。目前,该镇拥有葡萄种植面积6500亩,每亩经济效益每年可达1万多元,可为农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。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规划,该镇又引进了十余个葡萄新品种,集中打造两个200亩以上葡萄精品示范园。走进精华葡萄精品示范园,清爽带甜的黄金指、奶味浓郁的马奶葡萄、带有草莓果香的紫玉……琳琅满目的葡萄即将成熟,果香四溢、丰收在望。

 

结合环巢湖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,目前,该镇启动了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建设工作,乘风乡村花园、巢湖龙生态园、沁园精品苗木等项目已先后入驻。其中,富煌三珍水产养殖项目、水产品深加工和花塘河莲藕项目已全部实施。未来,示范园将建成国家5A级景区,在巢湖北岸绘制一个绿色生态的现代农业板块。

 

弘扬淳朴民风让社会更加和美

 

历史悠久的黄麓师范桃李满天下,“敬勇诚毅”四字校训,熏陶着一代又一代黄麓人,淳朴民风孕育传承,累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。“村民养花看书,连老太太都能提笔书写,吵架都轻声慢语,像作诗一样……”有人这样评价道。

 

72岁老人吴家志的家中,不大的小院内收拾得干净整洁,金银花爬满了篱笆,清香扑面。老人亲手写的春联依然红彤彤的。采访中,随机走进一家农户,都能看到类似的场景。主人们热情好客,让人宾至如归。

 

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中,黄麓镇进一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,更好地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,切实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,让农民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。

 

文明乡风重在培育引导。为此,该镇抓社会公德教育,组织开展“八荣八耻”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,大力开展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教育,树立讲科学重知识之风;抓实用技术教育,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,村村建立了农家书屋和文化夜校,努力培养“有文化,懂技术,讲文明,会经营”的新农民;抓文化教育,广泛开展“三下乡”、“文艺汇演”、“电影下乡”等活动,丰富农村文化生活;抓法制教育,办宣传栏、设咨询点、开展法律法规宣传讲座,增强农民学法、知法、守法、用法的自觉性。

 

新风浩荡中,广大农民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。特别是,该镇进行中小学区划调整,完成了幼儿园新建、校安工程、校房加固等工程,同时开展技能大比武、技能培训,促进农民工技能不断提高;规划建设镇中心卫生院,规范村卫生所建设、乡村医生管理和农村医疗服务,建设多层次、广覆盖的农村医疗保险体系,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;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,多渠道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;不断创新社会管理,按照“五有,六统一”的标准,组建了“分调对接室”,切实为群众解决热点、难点问题……

 

潮平岸阔正扬帆,如椽大笔书华章。和着巢湖大潮涌动的节拍,黄麓镇正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,用奋斗和豪情,绘就更加绿意盎然的美丽画卷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