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两条相关的曲线——一条是民生支出的增长曲线,一条是百姓收入的增长曲线。仔细研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、预算报告,代表委员认为,“两条曲线”清晰勾勒出新一年的民生图景,一个收入不断增加、保障持续完善、环境日益美化的幸福生活画卷,就在眼前。
一条民生支出“刚性增长”曲线
“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,保持必要的支出力度。”财政部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提出,考虑到结构性减税的滞后效应,今年财政收入增长不会太快,但财政刚性支出增加,特别是要增加保障改善民生支出。
“中央要保持民生支出的增长,实际上顶着巨大的压力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吉林省财政厅厅长邹继宏说,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.2万亿元,比去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,“这很大程度是为了民生支出的继续增长。”
教育、医疗卫生、保障性安居工程……过去五年,各项财政民生支出保持“刚性增长”轨迹,医疗卫生支出累计2.52万亿元,年均增长29.3%;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建成1800多万套,覆盖面提高到12.5%;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,1.3亿60岁以上老人按月领取养老金。
五年来,中央公共财政民生支出累计16.89万亿元,年均增长21.1%,明显高于财政收支增幅。邹继宏说,五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累计约43.4万亿元,年均增幅18%;财政支出累计约46.37万亿元,年均增长20.4%。
“今年各项民生支出将延续刚性增长。”邹继宏说,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7.1%,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3.9%,教育支出增长9.3%……中央民生支出的触角正延伸向社会每一个角落,落在每一个百姓身上。
一条百姓收入“同步增长”曲线
“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,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杜婕说,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,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说明中央更看重百姓收入的实际增长、财富的真正增加,而不是单纯地“发票子”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树成指出,改革开放30多年来,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有三分之二的年份是不同步的,居民收入增长平均低于经济增长率2.5个百分点。
“过去五年,我国百姓收入增速,与平均经济增速整体保持同步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说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.8%、9.9%,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.3%。
中国从“十二五”规划开始提出,让百姓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,五年累计投入就业专项资金1973亿元,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2800万人,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30万人……
“民生支出在部分领域的刚性增长,有效提振了百姓收入增速。”刘益春说。
从今年的安排看,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。全国人大代表、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县长宝音太说,增加就业岗位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、提高创业就业能力,今年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支撑依然强劲。
“两条曲线”勾勒美好生活新画卷
2012年经济增幅7.8%,今年目标定在7.5%左右。代表委员认为,全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,财政收入增速放缓,但民生支出与百姓收入“两条曲线”,清晰勾勒出未来民生美好画卷,激励每一个中国人为共同的“中国梦”前进。
“经济增长、民生支出与百姓增收,互为因果、相互促进,正形成良性互动格局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熊梅说,经济稳增长的同时,不断加大民生投入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、施政方针,让百姓真正看到了希望和实惠。
熊梅分析说,民生增支、百姓增收,都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,民生支出的刚性增长,在发挥各方面保障作用的同时,也成为扩大内需的很好渠道,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力。
民生支出刚性增长、百姓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同步,代表委员认为,“中国梦”是13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,中央一如既往地贯彻执政为民理念,在经济发展的同时,努力让百姓生活越来越美好,一个收入持续增加、生活状况改善、保障水平不断提高、越来越幸福的美好愿景,正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生根、发芽……